
曾经出门“踮脚走”,如今满目“亮眼景”,从昔日的贫困村到如今的“全国文明村”“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”“国家森林乡村”,角山镇利民村,正书写着文明乡村的鲜活样本。
▲山水莲花景区
七月酷暑,角山镇利民村山水莲花基地却风景独好,千亩莲花相继绽放,清香弥漫,呈现出一幅“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”的盛夏美景。
现如今,走进这个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,谁能想到昔日的利民村,是个因交通闭塞、产业薄弱而深陷贫困的村庄。利民村的蝶变,既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,更是基层治理创新与文明力量交融的鲜活样本。
近年来,利民村紧紧围绕石鼓区“五区一园一线”发展战略布局,坚持以党建为引领,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,以文明乡村创建推动乡风文明建设,助力乡村振兴。利民村先后荣获“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”“国家森林乡村”等重量级称号。
践行生态理念,解锁环境之美
乡村“好生态”既是人民生产、生活的迫切要求,也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。
▲利民村彩虹大道
曾经的利民村,垃圾随意堆放、污水横流,晴天尘土飞扬,雨天泥泞难行,村民出门都要踮着脚走,生怕踩到污水坑。为彻底改变村庄面貌,近年来,利民村以“五员”促“五共”党建模式为引领,探索出一条“政府主导、村民主体、社会参与”的环境治理新路子。
积极推行角山镇的党建“五共”模式,是利民村的焕新密钥。利民村以“一拆二改三清四化”为主要抓手,倡导一个精品企业连一片美丽村庄,发动党员、村民、乡梓筹工筹劳1万个工作日,高标准、高质量打造了8个人居环境示范点,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。全域推进的“厕所革命”,让利民村成为全国农村厕所革命现场会的重要参观点,其成果得到高度认可。
与此同时,利民村在人居环境长效管护上也花了大功夫。依托角山镇抓党建促人居环境整治暨百日攻坚行动,利民村推进“片组邻”三长制,积极发动村民、党员、人大代表、镇村干部等组建党员“帮帮团”。通过村民开会共同商议,自行推选保洁员,倡导企业、村民自愿缴纳卫生清运保洁费,村民小组按一定比例从集体经济中发放补贴。
利民村还很注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。对“人居环境美丽屋场”“党员清洁户”“优秀片组邻长”“美丽庭院”进行授牌,开展“大手拉小手”“村企联治”等人居环境整治主题党日活动,解决了一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突出问题和顽瘴痼疾,有效改善了利民村环境卫生面貌。
倡导文明新风,涵盖人文之韵
“以前的人情往来,攀比风气严重,自从村里推行移风易俗,定下了组规民约,真是一天一个样。红白喜事有了标准,宴席桌数、菜品数量都有讲究,再也不搞铺张浪费了。”利民村余塘组组长钟家富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,“现在大家反而更亲近了。”
▲衡阳市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幕式在利民村举办
乡村全面振兴,乡风文明是基石保障。近年来,利民村通过完善村规民约破除陈规陋习,将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、孝老爱亲等内容纳入其中,明确村民行为规范与责任义务。村民则自发召开屋场恳谈会,共同商定组规民约,明确反对高额礼金、禁止大操大办,并借助村民大会宣讲、房前屋后公示,让村规民约家喻户晓。同时,成立红白理事会,由老干部、老党员等担任成员,村干部、党员、理事会成员带头签订《村规民约承诺书》,构建村民“自我商定、自我监督、自我约束”的体系,以制度约束与道德引导涵养文明乡风。多管齐下,成效显著。利民村红白事大操大办现象得到明显改善,村民们真正减轻了“人情负担”,能将更多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发展生产、改善生活上。
同时,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,每逢元宵节、端午节等传统节日,利民村就开展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服务,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。还注重积极培育和挖掘身边典型,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,每季度开展“道德讲堂”和“身边好人”评选活动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今年以来,利民村已开展理论宣讲、关爱老幼等活动50余次,参与人数超2000人次,100余名注册志愿者活跃在乡村建设各领域贡献力量。
现在的利民村,行走其中,美景与美德辉映,好人与好事共现,文明新风拂面而来。
赋能多元发展,驱动产业之兴
“以前村里就靠几亩薄田过日子,一年到头攒不下几个钱,现在不一样了,荷花池里能‘长’出金元宝,家门口上班还能照顾家!”种粮大户唐忠荣的话道出了利民村产业发展的巨变。
▲《诗刊》社第38届全国“青春诗会”在利民村举办
如今的利民村,产业结构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良好态势。为推动产业升级,村里遵循“政府投入—村集体入股—企业运营发展”的思路,与新丰生态农业等公司合作,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文旅产业,引进了山水莲花田园综合体、大森元农业、休闲垂钓中心等新型项目,成功举办《诗刊》社全国“青春诗会”、衡阳市中国农民丰收节等大型文旅活动。其中,山水莲花田园综合体项目打造了1700亩荷花、500亩湿地公园,结合全域旅游规划,设计“花海赏花—湿地观鸟—民宿休闲”精品旅游线路,吸引游客超50万人次。
为了进一步释放产业发展活力,利民村创新经营模式,开发研学游、亲子游等产品,建成木屋度假区、骑马场、垂钓中心等景点。休闲垂钓中心水域条件优良,配套设施完善,是推进乡村休闲产业发展、丰富村民及周边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,月均接待游客3000人。这些新产业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0万元,为全体村民带来直接经济收益600余万元,解决3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。
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下,当前的利民村,环境之美、人文之韵、产业之兴交相辉映,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田园画卷,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此地,共同见证这场美丽蝶变。
责编:罗洋
来源:中共石鼓区委融媒体中心
共叙军民“鱼水深情”!谢海蓉、赵波带队开展“八一”走访慰问活动
从“踮脚走”到“亮眼景”!角山镇利民村千亩荷塘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
全省典型!石鼓区文联在这个会上作交流发言
石鼓区:聚焦文化旅游体育高质量发展,系统谋划“十五五”规划
石鼓区召开区委常委班子集中整治问题整改工作专题会议
石鼓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,谢海蓉主持
石鼓区:全力打造现代化农业农村示范区
石鼓区: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,前瞻谋划“十五五”规划
下载APP
分享到